国家级重大成果

首页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国家级重大成果 > 正文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8-10-30 浏览次数:

完 成 人:万建民 王才林 刘超 李爱宏 姚立生 袁彩勇 徐大勇 盛生兰 钮中一 江玲 周春和 邓建平 何金龙 陈亮明 滕友仁

成果简介: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2%左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南方粳稻区面积5000多万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2000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该稻区爆发流行,仅2004年发病面积就达2300多万亩,绝收面积7.8万亩,损失稻谷25亿公斤。针对我国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技术体系尚未建立,抗病种质、基因和品种匮乏等突出问题,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以及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财政厅等部门给予大力资助,课题组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48”项目、跨越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以及江苏省科技厅高技术项目、省三项工程项目等课题。通过种质、基因、技术和信息共享,构建了南方粳稻品种选育与应用的综合平台,围绕抗条纹叶枯病联合攻关,开展了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1)首次建立了规模化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筛选出高抗种质212份。提出了灰飞虱非嗜性和抗生性鉴定、强迫饲毒与集团接种相结合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方法,研制了室内与田间相结合的水稻条纹叶枯病鉴定技术和指标体系。首次建立了规模化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鉴定准确性达99%以上。对10977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筛选出高抗种质212份,为培育抗条纹叶枯病水稻新品种奠定了技术基础。

(2)挖掘和标记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QTL,创建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技术体系。从水稻高抗种质中挖掘抗条纹叶枯病基因/QTL 24个,占国内外已报道的71%;精细定位主效抗病基因Stv-bi;开发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16个,标记选择准确率达95%以上;综合利用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技术,创建了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水稻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抗条纹叶枯病优质新种质16份。

(3)育成不同生态类型的抗条纹叶枯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10个,实现了南方粳稻区抗病品种的快速覆盖。协作单位根据不同生态区的育种目标,利用抗病新种质、规模化抗病鉴定技术和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宁粳1号’‘徐稻3号’等10个早、中、晚熟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新品种。其中,‘宁粳1号’在机插秧条件下百亩连片亩产达786.1公斤,2006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2009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主导品种,2007-2009年年推广面积稳居全国粳稻品种前3名。研制新品种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栽培的定量化实用指标,制定栽培技术规程7个。2007-2009年新品种推广8314.57万亩,社会效益116.1亿元,2009年推广面积占南方粳稻区种植面积的78%。累计推广13634.17万亩,社会效益190.14亿元。

获新品种权9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139篇,其中,在Plant J,Genetics,TAG,PMB等杂志发表SCI论文46篇。

本项目有效解决了南方粳稻区受条纹叶枯病流行危害的难题,极大地促进了水稻生产的发展,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