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重大成果

首页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国家级重大成果 > 正文

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梨自花结实性种质创新与应用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8-10-30 浏览次数:

完 成 人:张绍铃 李秀根 王迎涛 吴俊 吴华清 杨健 李勇 王龙 李晓 王苏柯

成果简介:

梨是我国第三大水果,产量占世界总量65%以上,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地位。梨是自花授粉不结实性果树,生产上必须配植授粉树或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才能获得相应的产量和品质。据统计,我国每年人工授粉的梨园达500多万亩,花费6亿元以上。因此,选育和栽培自花结实性品种是解决因授粉受精不良而造成产量品质下降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果树新品种选育所需时期长、难度大,更新换代慢。本项目针对梨自花结实性种质资源奇缺、自花结实性种质创制与鉴定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等突出问题,联合开展了梨自花结实性种质挖掘与创制、品种选育与应用攻关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1、创立规模化鉴定梨自花结实性种质和S基因型的技术体系。创立了离体授粉鉴定自花结实性程度的方法,评价国内外梨种质资源500多份,找到自花结实性种质4个。建立鉴定梨自交不亲和性基因型的技术体系,鉴定出144个梨品种的S基因型,占国际已鉴定总数的54%,从而改变了以往靠经验或田间授粉坐果率确定授粉品种的局面。挖掘与克隆梨新S等位基因21个,占国内外已报道数量的46%。

2、发明梨自花结实性种质创新方法,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创制新种质11个。建立完善的梨遗传连锁图,定位重要果实性状QTL位点72个,其中主效QTL 11个;开发可应用的梨自花结实、果实性状及抗黑星病分子标记9个;利用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技术,建立梨分子标记早期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的自花结实性新品系‘99-6-39’‘98-19-1’等11份。

3、杂交育成自花结实性优质早熟梨新品种‘中梨1号’‘早冠’‘早美酥’‘宁翠’4个,其中2个通过国审,2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占国际上杂交育成自花结实性品种的4/5;这些品种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成熟早等优点。

4、研发与新品种配套的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制定了梨高接换种、套袋等的技术标准8部,出版著作12部。在全国推广应用新品种,推广面积占世界自花结实性品种栽培总面积的95%以上,占全国早熟梨面积的35%左右,实现了梨自花结实、优质、早熟新品种的大面积快速应用。

5、系统研究梨自花结实与不结实性机理,为梨自花结实性种质创新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46篇,其中SCI收录31篇,被引用147篇次,有5篇影响因子6.0以上,是以果树为试材的果树学该领域高影响因子论文,引领了果树学该领域科学研究前沿。

已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1项;育成国审和省审新品种4个,其中2个获植物新品种权;新品种覆盖20多个产梨省,累计推广面积93.1万亩,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新增利润52.9亿元,节支13.2亿元;其中,2008~2010年新增利润39.2亿元,节支10.4亿元。该成果解决了国际上梨自花结实种质匮乏、创制效率低、推广应用速度慢的问题,为我国梨品种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梨产业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果树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