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科技要闻

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南京农业大学组织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申报研讨会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6-01-22 浏览次数:

2016年1月18日,南京农业大学组织召开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申报研讨会,来自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8个省/市17家科教单位的科研及管理人员到会,就该区域冬小麦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现实问题及将来的解决方案展开讨论。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首先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并表示南京农业大学会全力支持各科教单位联合开展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工作。南农植保学院教授周明国详细分析江苏等重要省份小麦生产用肥用药的总体情况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在小麦农药化肥方面开展的研究示范工作及成果,并提出进一步的项目申报及研究方案设想。


     

江苏省科技厅农村处陈洪强处长、江苏省农委科教处姜雪忠处长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药器械处邵振润处长先后发言,分析了国内外小麦生产情况和面临的压力,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的意义和“小麦双减”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给出了建议,并承诺将对项目申报、实施工作给予最大的支持。


各科教单位也充分介绍了各自的研究基础和项目研究的思考,表示将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努力解决重点产区的突出问题。


据悉,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是我国冬小麦重要产区,小麦种植总面积8300万亩,占全国的23%,总产量占全国的18%。江苏小麦种植面积常年在3200万亩左右,单产358公斤/亩(2014),是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麦区小麦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最具代表性的稻麦两熟种植区。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江苏冬小麦平均化肥用量33公斤/亩,氮肥用量16公斤/亩,肥料用量远远超过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麦区其他省份,是南方麦区减肥增效压力较大的省份。同时,江苏也是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常年重发生区,蚜虫、灰飞虱时常发生,每年亩农药用量达1700克以上,减药压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