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变化是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自2002年开始向国际社会承诺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义务,2003年加入碳收集领导人论坛,着手从国家层面上实施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并启动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项目。我国农业一方面要保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高产,另一方面需要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碳汇上作出努力,以回应国际国际社会对我国控制全球变化的义务的要求。但我国关于土壤碳库及其碳收集能力的国家资料与国际社会的需求和国家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的需求还很不适应,严重影响我国在国际环境外交中的主动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我校潘根兴教授在赵其国院士鼓励和支持下,联合中国科学院蔡祖聪研究员、吴金水研究员申请召开香山科学会议,讨论我国农业土壤碳库及其演变问题。这次会议被批准列为第236次香山科学会议,并于2004年9月21-23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来自全国从事碳循环研究的专家及香山会议办公室杨炳忻教授、赵生才等38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赵其国院士和潘根兴教授分别作了“我国农业与农业土壤碳库问题”和“农田土壤碳库演变机制及发展趋势研究的问题”的主席报告。会议围绕:(1),最近时期我国农业土壤碳库变化的认识;(2),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特点与碳库变化;(3),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变化估计与存在的问题;(4),我国农业利用管理特点与农田土壤碳问题等四个中心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活跃的讨论。会上,各位专家讨论热烈、交流气氛浓厚、各抒己见。主要讨论我国土壤有机碳库研究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存在的问题。本次会议旨在通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外内科学家对农业土壤碳库存及其演变动态的研究结果和趋势,凝练未来10年在我国农业土壤碳库及其演变研究上的科学思路、目标与关键科学问题,探索区域和国家尺度的碳库估计和我国农业中促进土壤碳固定的对策。本次会议确定了会议聘请赵其国院士、潘根兴教授、蔡祖聪研究员、吴金水研究员担任会议的执行主席,邀请了38位有关专家,对会议确定的对“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及其发展趋势”主题及中心议题进行了多学科、多层面和综合性的讨论,集中分析了我国土壤碳库研究现状、讨论和凝练了这一领域国家层面继续开展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探讨和提议了国家层面加强和实施碳收集与管理的技术途径和战略对策。 赵其国院士强调,本次会议讨论的问题很重要,这是一个关系国家环境外交的大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食物安全与环境安全保障的问题。最重要是我们国家农田土壤碳的源汇本底,通量要搞清楚。但这个问题怎么办,责任重大。必须引起国家政府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与会专家经过讨论,强烈意识到我们需要抓住IPCC组织碳捕获与收集报告的时机,迎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下对农业土壤碳库演变与碳收集研究的严重挑战,通过我国科学家自己的努力,摸清我国农业土壤碳库的家底,提出我国农业土壤碳收集的潜力,研究提出一套促进土壤碳收集的技术途径与措施,实现我国农业土壤碳收集与管理在控制全球气候变化与保障农业高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为此,与会专家呼吁郑重建议我国政府及科技主管部门尽快通过各种途径支持对农业土壤碳收集与固定中基础科学问题、经济学问题与技术发展的各项研究攻关,同时郑重建议在我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考虑农业方面对碳收集的影响,并带动相关研究与技术发展工作。与会专家请求将土壤碳收集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和农业高产稳产工程和农业技术攻关中。本次会议所有专家呼吁我国土壤学界、农学界和有关科学领域的科学家积极参与农业土壤碳固定与收集的研究活动中,为我国的环境外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