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2007年校科学技术大会在金陵研究院国际报告厅隆重举行。盖钧镒院士和校党委书记管恒禄、副书记庄娱乐、副校长周光宏、曹卫星、徐翔、曲福田、沈其荣等出席大会,学校中层干部、教师等20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周光宏副校长主持。
会议表彰了2006年度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的课题组及科技产出先进单位和个人;总结了2006年度学校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布置了2007年学校科技工作新任务。颁奖结束后,科技处处长张海彬就2006年度学校科技工作情况及2007年科技工作打算作了详细汇报。万建民教授、丁艳锋教授、钟甫宁教授分别作了“十一五国家科技工作发展动态”、“水稻超高产精确定量设计栽培”和“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方向”等专题发言。
管恒禄书记对我校的科技工作进行了高度概括并提出了新要求。他说,十五科技工作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科技条件明显改善;科研水平、科技实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还要做好工作,使我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五个方面能产生更大的影响:一是在学校拔尖人才的培养上产生重大影响;二是作为行业特色明显的学校,科技工作应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三是能对政府、“三农”理论与实践研究、政策导向产生重大影响;四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产生影响;五是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对中央的战略举措、设计产生影响。今后一个时期,我校科技工作应体现在“一个围绕、一个紧跟”上,即我校的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科技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跟国家“十一五”科技规划和我校专业学科相关的重点领域;通过努力使我校的科技工作能够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在某些科研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创新,实现跨学科实验室与基地开放、共享,注重软环境建设、项目过程管理和资源效益评价;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进一步拓展横向科研合作,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
周光宏在讲话中说,我校的科技工作在校党委、行政领导下每年都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在多方努力下取得了成绩。总结过去我校科技工作可用“12345”来概括。“1”是年度到位经费突破1个亿;“2”是连续“两年”年获国家级成果;“3”是连续“三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项目超过60项;“4”是正在建设“4个”平台,一是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十六个部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二是以生命科学实验中心、理化测试和同位素测试校级共享平台;三是农学、畜牧、园艺实验站和牌楼温网室等校级实验基地,四是校外教学科研基地;“5”是我校SCI论文连续“5年”以每年50%速度递增。周光宏指出,我校科技工作需要在重大项目立项、成果转化、平台共享以及服务社会再上台阶方面做进一步努力。新的一年要按照校党委提出的“加强宣传、宏扬精神、营造氛围、再创佳绩”精神将我校科技工作推向新层次,为建设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