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正当中共中央隆重举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前夕,《新华日报》全文登载了我校首篇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研究论文。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于水博士的论文“苏南农业现代化对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和前省委书记沈达人的论文“张家港的崛起,是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共同登载在该报B4版。于水博士在文章中提出,苏南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目前苏南地区各县(市)现代农业建设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积累了经验,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对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现代化初期,政府必须扮演重要角色,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制定符合地区农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把握:量力而行,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地区建设现代农业,究竟采用哪种模式,主要由当地的资源要素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文传统习俗等因素决定。“三资”开发农业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农业框架的根基,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强大驱动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创新。农业企业是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的基本选择。同时要针对村级农业领导、种养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训,着力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扩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于水博士现任中国农学会现代农业分会理事、江苏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副会长,江苏省行政管理学会理事等职,近几年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乡村治理、公共管理与政策、现代农业与科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资金应急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科技部专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软科学项目等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被CSSCI收录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刊资料中心《政治学》、《公共行政》、《农业经济导论》等期刊全文转载;出版《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治•政府•公务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机制创新》等专著与教材12部。近年来,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获第二届江苏省优秀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二等奖(2007年),第六届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2005年入选南京农业大学133重点人才工程中青年教学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