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8日,我校钟甫宁教授承担的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选择研究》(批准号08&ZD015)在南京农业大学逸夫楼举行开题论证会。课题组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徐小青副部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尚强民主任、原江苏省委农工部张小刚副部长作为咨询专家。课题组全体成员、项目咨询专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人与校科技处负责人参加会议,开展开题论证工作。论证会议包括四项议程:1、项目管理部门主持会议,介绍重大项目管理制度并提出具体要求;2、课题组系统汇报项目内容;3、咨询专家提出论证意见与建议;4、课题组根据综合评价意见和咨询专家意见修订研究内容,确定课题任务书和子课题任务书。
首先,项目管理小组副组长、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处于水副处长代表学校祝贺课题成功立项,努力实现研究一个重大项目就“产生一批精品力作,构建一支科研团队,创新一套管理模式,扩大一个学科影响”的目标。之后,省规划办高洪福、汪桥红同志代表省规划办祝课题进展顺利,并表态将会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提出了对开题论证及后续中期检查和结项的要求。
项目首席专家钟甫宁教授首先从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研究总体框架的逻辑思路、子课题及其结构、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研究的特色和可能的创新点、预期成果、研究团队等方面介绍了课题总体设计,六个子课题负责人随后分别从研究目标、内容、方法、重点与难点等方面介绍了各自负责的研究内容。
三位咨询专家对课题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提出了中肯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并给合各自的工作提出了创造性的建议。徐小青副部长指出,本研究导向一定要务实,以贴近现实、贴近决策为方向。他认为,课题框架严谨,但研究难度较大,特别是在粮食库存等研究内容上,需要考虑获取资料的有效途径,把库存、技术进步等与宏观调节的政策变化结合起来;同时,在保证低收入者粮食可获性的同时如何保护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问题。张小刚研究员认为,现在的粮食安全并不单纯是消费的问题,粮食产业受到很大的挑战。提高粮价对城市低收入者不利,让低收入农民去补贴低收入城市人口也不合理;同时,粮食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大豆、棉花大量进口从而替代国内生产换来的,这种增长可能不是持续性的,而只有真正通过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才能改善生产问题。在库存的研究方面,如何获得真实的库存还有赖于多方的调研和走访,才能获得较为真实的数据。尚强民主任提出,粮食安全放在全球化市场化角度下探讨非常必要。国内提高粮价会导致进口增加,粮价与补贴政策必须考虑国际化因素。除了生产方面的问题,粮食购销体系还需要有载体,也就是要有完善的储藏和加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