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重大成果

首页 > 科研成果 > 获奖成果 > 国家级重大成果 > 正文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8-10-30 浏览次数:

小麦籽粒品质形成机理及调优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完 成 人:曹卫星 郭文善 王龙俊 姜东 戴廷波 朱新开 朱艳 封超年 束林华 荆奇 杨力 董金才 段藏禄 孔令娟 王尉华

成果简介:

自1996至2005年,以适应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前提,以专用小麦品质生理生态及调控技术为研究目标,以品质生理-生态-技术间的动态关系为主线,以不同类型(弱筋、中筋、强筋)专用小麦品种为材料,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农学理论和方法,在专用小麦籽粒品质形成规律、品质生理生态、品质生态区划、品质调优栽培及管理决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提出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量质协调的专用小麦生产技术体系及产业化发展模式。

本项目在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明显创新:(1)系统确立了小麦籽粒品质随基因型与环境的变异规律及优质专用小麦品质评价与改良指标;(2)揭示了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的籽粒品质形成机制及调控原理;(3)综合阐明了肥料、水分、温度、密度、播期等环境和栽培因子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4)建立了基于气候因子效应的小麦籽粒品质指标预测模型;(5)构建了指标化、标准化、信息化的专用小麦量质协调栽培技术规范与决策支持系统;(6)创立了基于推广应用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优质小麦产业化技术服务模式。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5篇(含刊印中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一级学报论文50篇;在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30篇,其中国际会议论文5篇;出版专著1部;研制专用小麦调优栽培技术规程20个,专用小麦调优栽培技术明白图2份,小麦栽培决策支持系统1个;培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及博士后37名。

本项目成果经在江苏省及邻近省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高了优质专用小麦栽培技术和生产水平,带动了项目实施区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999-2005年在江苏省及安徽、河南和上海等邻近省市累计推广面积7052.3万亩,累计增加直接效益234232.5万元;建立和推广了4个各具特色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产业化模式,促使江苏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比例由1999年的不足5%提高到2005年的83.2%,并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弱筋专用小麦生产基地。

 

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

完 成 人:陈佩度 陆维忠 辛志勇 张增艳 程顺和 周淼平 张守忠 王秀娥 林志珊  张旭 陈孝 刘大钧 任丽娟 高德荣 张明义

王浩瀚 马鸿翔 齐莉莉 张伯桥  陈爱大 徐惠君 杜丽璞 姚国才 王苏玲 周波 刘敬阳 刘艳 马有志 姚金保  冯祎高 亓增军

成果简介:

小麦白粉病、黄矮病和赤霉病是为害我国小麦生产的三种主要病害,对我国小麦稳产、高产构成严重威胁。本项目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的经典育种方法紧密结合,在国际上率先将簇毛麦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中间偃麦草的抗黄矮病基因Bdv2通过染色体工程技术转入小麦栽培品种,对易位系进行了精细的细胞遗传学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完成了抗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良易位系的农艺性状,创造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便于育种家应用的高抗白粉病、黄矮病的新种质。通过花药、组织培养,并采用赤霉病病原菌毒素DON筛选抗赤霉病变异体,创造出抗赤霉病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体细胞变异系。抗病优异新种质已向国内外50多个单位发放,并已被用作抗病亲本育成了一批新品系和新品种。

本项目开发出与小麦抗病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将细胞工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滚动回交、轮回选择、聚合育种、人工接种、重病区鉴定和一年多代等方法紧密结合,构建了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平台,创造出一批聚合多个抗病基因和优质基因的新种质,成功地用于育种实践。

育成了15个抗白粉病、抗赤霉病、抗黄矮病的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4319万亩,增产小麦10亿公斤以上,增收14多亿元。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篇,被SCI引用139次。出版专著2本。申请发明专利9项,品种权3个。

本研究在利用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创造优异抗病新种质,研究、开发分子标记,建拓生物技术育种体系,选育新品种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并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高抗白粉病、赤霉病和黄矮病的优异种质的创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应用分子标记聚合多个抗病基因进行小麦育种的研究及应用发面,在国内、国际均属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