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闻

科技要闻

首页 > 科技要闻 > 正文

学校召开科技工作例会 强化科研管理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8 浏览次数:

   10月27日,学校在滨江校区召开科技工作例会,深入学习贯彻国家科技政策导向,统筹推进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源超出席会议并讲话。科学研究院院长周国栋主持会议。



   周国栋院长首先传达10月份由教育部组织召开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专题培训会核心精神,并对国家科研经费管理的最新政策进行了系统解读和深入分析。会议明确指出,当前国家对重大科技项目已建立“三年全覆盖、周期双检查”的常态化监管机制,监管重点精准覆盖任务部署进度、资金使用合规性、实施成效落地等关键环节,尤其针对经费违规列支、虚假配套、成果造假等15类突出问题加大核查与惩处力度。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科技监管已全面迈入“AI+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监管系统可实现对科研资金流向的全链条、精准化追溯,对科研经费使用的规范性、严肃性提出了更高刚性要求。会议特别强调,科研经费是支撑科技攻关的“军饷”,每一分都关乎科研事业发展实效,全校科研工作者必须彻底摒弃侥幸心理,严格执行经费单独核算、预算动态管理等制度要求,确保每一笔科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花出实效来。

   在听取科学研究院关于学校近期科技工作进展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后,王源超副校长围绕学校科研工作全局,作出三项关键部署:一是严守规范底线,全面适应科研监管新常态。全校各单位、各科研团队须深刻认识国家层面科研经费监管与绩效评价体系的根本性转变,坚决破除“重申报、轻管理”的旧有观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落实各项新规,推动科研活动在更加规范、透明、高效的监督环境下有序开展,从源头上防范科研经费使用风险;二是坚持双轨并行,构建有组织科研新格局。确立“国家目标导向+自由探索”并重的科研模式:一方面支持优秀青年教师自由探索,勇闯科学“无人区”,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另一方面整合学校优势科研力量,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围绕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关键领域,组建跨学科、跨团队的协同攻关平台,开展全产业链式科研攻关,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与水平;三是聚焦成果转化,实现成果培育新突破。以申报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为重要牵引,系统梳理各学院、各学科的科研优势资源,精准补齐专利转化效率不高、行业标准制定参与度不足等短板。积极对标国内先进高校的成功经验,着力提升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的转化效能,力争在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出与高价值成果转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切实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科学研究院全体处级干部、各学院主要领导及科研院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