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动员和组织江苏高校积极参与“感知中国”中心及“物联网”建设的工作要求,9月24日下午,我校在金陵研究院国际报告厅举行了“物联网与现代农业”专题科技讲座,信息科技学院副院长徐焕良教授做专题讲座,周光宏副校长主持讲座并做工作部署。
徐焕良教授就物联网的概念、国内外物联网关键技术与研究进展、物联网的应用等方面做了介绍,并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重点阐述了物联网在精准农业、农产品(食品)安全、土地资源与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于1999年提出,是将所有物品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用途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如监视农作物灌溉情况、土壤空气变更、畜禽的环境状况以及大面积的地表检测,收集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有关土地的湿度、氮浓缩量和土壤pH值等,从而进行科学预测,帮助农民抗灾、减灾,科学种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正如二十世纪80年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一样,物联网科技的发展也必将深刻影响现代农业的未来。周校长在讲话中要求学校相关部门抓住物联网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做到早学习、早认识、早研究、早部署、早见效,切实加强科学研究部署,积极探索物联网与现代农业应用结合点,确立研究及应用方向,引领科技发展前沿,建立学校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优势。
<div